絕經后陰道出血可能由激素波動、陰道萎縮、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原因引起。
1、激素波動:
絕經后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但偶爾會出現波動,導致子宮內膜輕微增生和脫落,引起少量出血。這種情況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可通過觀察和定期復查監測。
2、陰道萎縮:
雌激素缺乏導致陰道壁變薄、干燥,容易發生炎癥或微小裂傷,表現為點滴出血。建議使用陰道保濕劑如玻尿酸凝膠,或局部涂抹雌激素軟膏改善癥狀。
3、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是常見的良性病變,可能與長期雌激素刺激有關,表現為不規則出血。息肉直徑超過1厘米或反復出血時,需行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
4、子宮肌瘤:
絕經后未萎縮的肌瘤可能壓迫子宮內膜導致出血。肌瘤若伴有明顯癥狀或快速增大,需考慮腹腔鏡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術。
5、子宮內膜癌:
絕經后出血約10%由子宮內膜癌引起,多見于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典型表現為絕經后突然大量出血,確診需行診刮術或宮腔鏡檢查。
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應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如魚肉、雞蛋、深色蔬菜;每周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所有出血情況均需及時就醫,通過婦科檢查、超聲和必要時的病理檢查明確診斷。對于惡性腫瘤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婦科體檢和腫瘤標志物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