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可通過鼻飼營養液、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腸外營養支持、口服營養補充劑、靜脈營養輸注等方式進行營養支持。胃癌患者營養干預需結合腫瘤分期、胃腸功能、代謝狀態等因素綜合評估。
1、鼻飼營養液
通過鼻腔置入營養管至胃或空腸,適用于保留部分胃腸功能的患者。常用整蛋白型或短肽型腸內營養制劑,需根據患者耐受性調整輸注速度和濃度。注意監測胃潴留量,避免反流性肺炎等并發癥。
2、胃造瘺術
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適用于長期營養支持需求的患者。可直接將營養液輸送至空腸,規避胃部梗阻風險。術后需定期消毒造瘺口,預防感染。營養液溫度應接近體溫,輸注時保持半臥位。
3、腸外營養
完全胃腸功能障礙時需采用靜脈營養支持。配制全合一營養液需包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劑及微量元素。需通過中心靜脈導管輸注,嚴格無菌操作。定期監測電解質和肝功能,預防代謝并發癥。
4、口服補充
對尚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可選用高能量密度營養補充劑。建議少量多餐,選擇易消化食物搭配營養粉。注意補充維生素B12和鐵劑,預防貧血。避免高滲性食物刺激殘胃黏膜。
5、靜脈輸注
短期營養支持可采用外周靜脈輸注氨基酸溶液。需控制輸注速度,避免靜脈炎發生。聯合使用脂肪乳劑時應監測血脂水平。營養液配方需根據每日出入量動態調整。
胃癌患者營養支持需遵循個體化原則,建議在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制定方案。治療期間應定期評估營養狀況和血液指標,及時調整營養策略。同時結合適度活動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口腔清潔預防感染。營養干預需與抗腫瘤治療同步進行,維持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