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可通過禁食胃腸減壓、抗生素治療、腹腔引流、手術治療、營養支持等方式治療。急性腹膜炎通常由腹腔感染、消化道穿孔、外傷、腹腔手術并發癥、腹腔臟器缺血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腸減壓
急性腹膜炎患者需要禁食以減少胃腸內容物對腹膜的刺激,同時進行胃腸減壓以緩解腹脹。胃腸減壓可以降低腹腔內壓力,減輕腹膜炎癥反應。禁食期間需要通過靜脈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胃腸減壓管需要定期檢查是否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
2、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是治療急性腹膜炎的關鍵措施,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選擇需要根據病原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調整。廣譜抗生素可以覆蓋常見的腹腔感染病原體,如出現耐藥菌感染可能需要聯合用藥。抗生素治療需要足療程,避免過早停藥導致復發。
3、腹腔引流
對于腹腔內有大量積液或膿腫形成的患者,需要進行腹腔引流。引流可以清除腹腔內的炎性滲出物和膿液,減輕毒素吸收。超聲或CT引導下的穿刺引流適用于局限性膿腫,開腹引流適用于彌漫性腹膜炎。引流管需要保持通暢,定期更換敷料,觀察引流液性狀。
4、手術治療
對于消化道穿孔、腸壞死等需要手術處理的病因,應及時進行剖腹探查術。手術方式包括穿孔修補、腸切除吻合、膿腫清除等。手術可以去除感染源,徹底清洗腹腔。術后需要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預防并發癥。微創腹腔鏡手術適用于部分選擇性病例,創傷較小恢復快。
5、營養支持
急性腹膜炎患者因禁食和炎癥消耗需要營養支持。早期可通過靜脈營養提供熱量和蛋白質,待腸功能恢復后逐步過渡到腸內營養。營養支持有助于維持免疫功能,促進組織修復。需要監測營養指標,避免過度喂養或營養不足。腸內營養制劑可選擇易消化吸收的配方。
急性腹膜炎患者需要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加重腹痛。恢復期應逐步恢復飲食,從流質過渡到半流質再到普食,選擇易消化低脂食物。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定期換藥。遵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定期復查血常規和影像學檢查。出現發熱、腹痛加重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