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痛可能與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統結石、陰道炎等因素有關。尿痛通常表現為排尿時灼熱感、刺痛或下腹部不適,嚴重時可伴隨血尿或發熱。
尿路感染是女性尿痛的常見原因,多由細菌上行感染引起。典型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和排尿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腰痛或低熱。治療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日常需注意會陰清潔,避免憋尿,適量飲水促進排尿。
尿道炎常由淋球菌或衣原體感染導致,表現為尿道口紅腫、分泌物增多及排尿刺痛。非特異性尿道炎可能與衛生習慣不良有關。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藥物,如阿奇霉素片、多西環素片、鹽酸米諾環素膠囊等。患病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勤換內褲并用開水燙洗。
膀胱炎多繼發于尿路感染,癥狀包括下腹墜脹、尿痛伴終末血尿。長期久坐、飲水不足易誘發。治療可選用呋喃妥因腸溶片、鹽酸環丙沙星片、三金片等藥物。建議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避免攝入辛辣刺激食物,局部熱敷可緩解不適。
輸尿管或膀胱結石移動時可能刺激尿路,引發劇烈尿痛及放射痛,常伴隨排尿中斷或血尿。治療需通過超聲碎石或藥物排石,如尿石通丸、排石顆粒、枸櫞酸氫鉀鈉顆粒等。日常應控制高草酸食物攝入,適當跳躍運動有助于小結石排出。
滴蟲性或霉菌性陰道炎可能因炎癥波及尿道口導致尿痛,典型癥狀為異常分泌物伴外陰瘙癢。治療需使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陰道片、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膏等。保持外陰干燥透氣,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同房前后注意清潔。
出現尿痛癥狀時建議記錄排尿日記,包括疼痛特點、伴隨癥狀及發作時間。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及時更換。飲食宜清淡,可適量飲用蔓越莓汁或蒲公英茶。若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發熱、腰痛,須立即就醫進行尿常規和泌尿系統超聲檢查。月經期需加強衛生護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絕經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發生尿路感染,可咨詢醫生進行局部雌激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