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爾綜合征是一種以內耳膜迷路積水為特征的耳源性眩暈疾病,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聽力下降、耳鳴及耳悶脹感。該病多見于30-50歲人群,病因尚未完全明確。
美尼爾綜合征的發病機制主要與內淋巴液產生和吸收失衡有關。內耳膜迷路積水可能由內淋巴管機械性阻塞、免疫反應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因素引起。病毒感染、遺傳傾向、過敏反應等也可能參與發病過程。患者常突然出現天旋地轉感,持續20分鐘至數小時,伴隨惡心嘔吐、出汗等自主神經癥狀。發作間歇期聽力可能部分恢復,但多次發作后會出現不可逆的感音神經性聾。
診斷需結合典型癥狀和聽力檢查結果。純音測聽顯示低頻感音神經性聾,甘油試驗可幫助判斷內淋巴積水情況。前庭功能檢查如眼震電圖可評估平衡功能損害程度。需與前庭性偏頭痛、突發性聾、聽神經瘤等疾病進行鑒別。
急性期治療以控制眩暈癥狀為主。臨床常用藥物包括前庭抑制劑如地芬尼多、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嚴重嘔吐者可短期使用止吐藥甲氧氯普胺。長期管理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2克。利尿劑氫氯噻嗪可減少內淋巴液積聚,倍他司汀能改善內耳微循環。壓力治療如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對部分患者有效。
生活方式調整對預防發作至關重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攝入。發作期間需臥床休息,頭部固定減少晃動。心理疏導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部分患者通過前庭康復訓練可改善平衡功能。約10%患者經保守治療無效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時,可考慮內淋巴囊減壓術或前庭神經切斷術等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