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和胃潰瘍的常用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抑酸藥、胃黏膜保護劑、抗生素等。主要有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鉍劑、抗菌藥物、抗酸劑。
1、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抑制劑通過抑制胃壁細胞上的氫鉀ATP酶,減少胃酸分泌。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這類藥物適用于胃酸過多引起的胃黏膜損傷,能有效促進潰瘍愈合。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頭痛、腹瀉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需警惕骨質疏松風險。
2、H2受體拮抗劑:
H2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斷組胺對胃壁細胞的作用,抑制胃酸分泌。代表藥物有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這類藥物抑酸作用較質子泵抑制劑溫和,適用于輕中度胃炎患者。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長期使用可能產生耐受性。
3、鉍劑:
鉍劑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隔離胃酸和胃蛋白酶對潰瘍面的侵蝕。常用枸櫞酸鉍鉀、膠體果膠鉍等。鉍劑還具有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常與抗生素聯用。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黑便,屬正常現象,但需與消化道出血鑒別。
4、抗菌藥物:
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和潰瘍,需采用抗生素聯合治療。常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通常需要與質子泵抑制劑和鉍劑組成四聯療法,療程一般為10-14天。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過敏反應等副作用。
5、抗酸劑:
抗酸劑通過中和胃酸快速緩解燒心、疼痛等癥狀。常用鋁碳酸鎂、氫氧化鋁等。這類藥物起效快但作用時間短,適合臨時緩解癥狀。長期大量使用可能影響礦物質吸收,與某些藥物存在相互作用,需間隔2小時服用。
胃炎和胃潰瘍患者除藥物治療外,需注意飲食調理。建議選擇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過冷過熱飲食。戒煙限酒,減少咖啡、濃茶攝入。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精神緊張。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嚴格遵醫囑完成抗菌治療,防止復發。癥狀持續或加重時應及時復診,排除惡性病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