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癬不治療可能導致皮損范圍擴大、繼發感染或慢性遷延。股癬是由皮膚癬菌感染腹股溝及鄰近區域引起的淺部真菌病,常見病原體包括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
未經治療的股癬會從腹股溝向會陰、肛周、大腿內側等部位蔓延,形成環形或多環形紅斑,邊緣隆起伴鱗屑,中央色素沉著。搔抓可能導致自體接種感染,使軀干、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癬菌疹。
持續搔抓會破壞皮膚屏障,易合并細菌感染如毛囊炎、癤腫,表現為膿皰、疼痛性結節。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深部軟組織感染,嚴重時誘發蜂窩織炎或淋巴管炎,需抗生素聯合抗真菌治療。
長期反復感染會導致局部皮膚增厚、紋理加深,形成苔蘚樣變或色素沉著斑。這種慢性病變對藥物滲透性差,治療周期延長,部分患者可能遺留永久性色素改變。
患者衣物、毛巾等物品上的真菌孢子可存活較長時間,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物品傳染家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長期用免疫抑制劑人群更易被傳染。
劇烈瘙癢影響睡眠和工作效率,夏季多汗時癥狀加重。皮損可能限制運動鍛煉,部分患者因皮損外觀產生社交焦慮,長期不愈可能引發抑郁情緒。
建議保持患處清潔干燥,穿著透氣棉質內衣,避免與他人共用衣物毛巾。可遵醫囑使用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噴霧等抗真菌藥物,嚴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積極控制血糖。治療期間需完成規定療程,即使癥狀消失也應持續用藥一段時間以防復發。若出現發熱、皮損化膿等細菌感染征象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