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結石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溶解、內鏡碎石、手術取石等方式治療。胃結石通常由空腹進食柿子山楂、胃動力異常、胃酸分泌減少、胃部術后結構改變、長期服用抑酸藥物等原因引起。
1、飲食調整:
體積較小的胃結石可通過進食碳酸飲料軟化分解,每日飲用500ml可樂等碳酸飲料可能促進結石溶解。高纖維飲食如燕麥、芹菜能加速胃腸蠕動,幫助結石自然排出。避免繼續食用柿子、黑棗等鞣酸含量高的食物。
2、藥物溶解:
碳酸氫鈉片、鋁碳酸鎂咀嚼片等堿性藥物可中和胃酸改變結石結構。促胃動力藥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能增強胃部蠕動促進排石。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可減少胃酸分泌防止結石增大。
3、內鏡治療:
直徑2-5cm的結石適合采用內鏡下碎石術,通過活檢鉗機械碎石或激光氣化分解。內鏡取石網籃可直接取出較小碎石,過程中需監測出血和穿孔風險。治療前后需禁食6小時并靜脈注射解痙藥物。
4、手術指征:
胃部分切除術適用于合并胃潰瘍穿孔的巨型結石,腹腔鏡取石術適合位置特殊的胃竇部結石。結石直徑超過5cm或引發腸梗阻時需緊急手術,術后需留置胃管減壓并禁食72小時。
5、病因控制:
胃輕癱患者需定期使用紅霉素改善胃排空功能,胃大部切除術后應補充胰酶助消化。長期服用抑酸藥者每半年需胃鏡復查,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預防植物性結石形成。
胃結石患者日常應保持規律三餐,餐后適度散步促進胃排空,避免空腹食用山楂、柿子等易結塊食物。急性期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飲食,緩解期可增加蒸魚、嫩豆腐等優質蛋白。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鍛煉,避免餐后立即平臥。出現持續嘔吐、劇烈腹痛需立即就醫排除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