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以控制血糖、維持營養均衡為核心目標。日常飲食應遵循低糖、低脂、高纖維原則,同時注意定時定量進餐。
主食選擇全谷物類食物如燕麥、糙米、蕎麥等,這類食物升糖指數較低,有助于穩定餐后血糖。避免精制米面及含糖糕點,每日主食量建議控制在200-300克,根據個體活動量調整。
蛋白質攝入以優質蛋白為主,包括魚類、雞胸肉、豆制品等。紅肉攝入需限量,每周不超過2次,每次約100克。烹調方式推薦清蒸、水煮或涼拌,減少油脂使用。
蔬菜每日攝入量應達到500克以上,優先選擇綠葉菜如菠菜、油菜,以及瓜茄類如黃瓜、西紅柿。根莖類蔬菜如土豆、蓮藕需計入主食總量。兩餐之間可適量進食低糖水果如草莓、櫻桃,每次約100克。
脂肪攝入需嚴格控制,每日烹調油不超過25克,避免動物油及反式脂肪酸。堅果類食物雖含健康脂肪,但熱量較高,每日攝入不超過15克。食鹽用量控制在5克以內,預防高血壓并發癥。
進餐順序建議先喝湯,再吃蔬菜和蛋白質,最后攝入主食,可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每日飲水1500-1700毫升,分次飲用,避免含糖飲料。合并腎病患者需遵醫囑調整蛋白質及電解質攝入。
血糖監測應配合飲食記錄,觀察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出現持續高血糖或低血糖反應時,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