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可通過避免過敏原、鼻腔沖洗、藥物治療、免疫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過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塵螨、動物皮屑、霉菌、冷空氣等因素引起。
1、避免過敏原
減少接觸已知過敏原是緩解癥狀的基礎措施。花粉過敏者需關注花粉濃度預報,高峰期關閉門窗并使用空氣凈化器。塵螨過敏者應每周用熱水清洗床品,保持室內濕度低于50%。對動物皮屑過敏者建議限制寵物活動區域,定期給寵物洗澡。霉菌過敏者需修復漏水區域,使用除濕機降低環境濕度。
2、鼻腔沖洗
使用生理鹽水或海鹽水沖洗鼻腔可清除過敏原和炎性介質。沖洗時保持頭部傾斜45度,將沖洗器頭端對準上側鼻孔,讓液體自然從對側鼻孔流出。每日1-2次能有效減輕鼻塞、流涕癥狀,尤其適用于孕婦和兒童等藥物使用受限人群。注意使用煮沸冷卻的溫水配置溶液,避免引發鼻腔刺激。
3、藥物治療
鼻用糖皮質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可抑制鼻腔炎癥反應。第二代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能阻斷組胺受體緩解打噴嚏。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孟魯司特鈉適用于合并哮喘的患者。嚴重鼻塞可短期使用減充血劑如羥甲唑啉,但連續使用不超過7天。眼癢癥狀明顯者可配合色甘酸鈉滴眼液。
4、免疫治療
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過敏原提取物進行脫敏治療,適用于對主要過敏原明確且藥物控制不佳的患者。治療周期通常持續3-5年,能使60%以上患者獲得長期緩解。治療初期可能出現局部紅腫或輕微過敏反應,需在醫療機構監護下進行。花粉癥患者應在花粉季節前3個月開始預處理。
5、手術治療
下鼻甲射頻消融術適用于頑固性鼻塞伴下鼻甲肥大者,通過縮小鼻甲體積改善通氣。后鼻神經切斷術可阻斷過敏反應神經傳導路徑,但可能影響正常鼻腔功能。手術需在癥狀穩定期進行,術后仍需配合藥物控制炎癥。所有術式均存在出血、感染等風險,需嚴格評估適應癥。
過敏性鼻炎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增強體質鍛煉有助于調節免疫平衡。飲食上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外出佩戴口罩可過濾大部分空氣過敏原,回家后及時清洗面部和鼻腔。臥室使用防螨床罩,定期暴曬被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哮喘發作時應及時到耳鼻喉科或變態反應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