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的孕婦妊娠期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合理運動、定期產檢、心理調適、體重監測等方式保持健康生活。妊娠期體重管理需兼顧母嬰安全,避免極端減重。
1、調整飲食結構
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糙米,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優質蛋白來源以魚類、禽肉、豆制品為主,減少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紅肉及加工食品。控制精制糖攝入,避免含糖飲料,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減少胃腸負擔。需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食譜,確保葉酸、鐵、鈣等關鍵營養素達標。
2、合理運動
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孕婦瑜伽,運動時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避免跳躍、仰臥運動及高溫環境鍛煉,運動前后充分熱身補水。存在妊娠高血壓、宮頸機能不全等并發癥時需遵醫囑調整運動方案。運動時可使用托腹帶減輕腰部壓力。
3、定期產檢
每4周進行1次產前檢查直至28周,之后縮短為2周1次,36周后每周檢查。重點監測血壓、尿蛋白、血糖及胎兒生長發育曲線。肥胖孕婦需加強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必要時進行OGTT試驗。超聲檢查需關注胎兒心臟結構及羊水量,警惕巨大兒或生長受限等異常情況。
4、心理調適
通過正念冥想、呼吸訓練緩解焦慮情緒,加入孕婦互助小組獲得社會支持。與產科醫生充分溝通了解自身風險,避免因體重問題過度自責。出現持續情緒低落、睡眠障礙時及時尋求心理科干預,謹慎使用抗抑郁藥物。伴侶應參與孕期健康管理,共同營造輕松家庭氛圍。
5、體重監測
孕前BMI超重者孕期增重建議控制在7-11.5公斤,肥胖者5-9公斤。每周固定時間晨起空腹稱重,記錄體重變化曲線。短期內體重增長過快需排查水腫或妊娠高血壓,增長不足需評估營養攝入。產后6個月內是體重回降關鍵期,母乳喂養有助于消耗額外熱量。
妊娠期需建立規律作息,保證7-8小時夜間睡眠,午睡不超過1小時。日常穿著寬松透氣衣物,選擇低跟防滑鞋預防跌倒。學習拉瑪澤呼吸法為分娩做準備,出現規律宮縮、破水或胎動異常立即就醫。產后42天復查時應評估代謝指標,制定長期體重管理計劃預防遠期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