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嘌醇片的使用需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劑量調整、不良反應監測、禁忌人群識別、飲食配合等事項。
1、藥物相互作用:
別嘌醇與硫唑嘌呤、巰嘌呤聯用可能增加骨髓抑制風險,需調整后者劑量;與華法林合用可能增強抗凝效果,需監測凝血指標。氨芐西林可能增加皮疹發生率,合并用藥期間需密切觀察皮膚反應。
2、劑量調整:
腎功能不全者需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Ccr≤20ml/min時每日劑量不超過100mg。初始治療應從50-100mg/日開始,每2-4周遞增50-100mg,維持劑量通常為200-300mg/日。急性痛風發作期不建議調整劑量。
3、不良反應監測:
用藥初期需警惕超敏反應綜合征,表現為發熱、皮疹、肝功能異常。定期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或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應立即停藥。長期服用可能誘發周圍神經病變。
4、禁忌人群識別:
HLA-B*5801基因陽性者發生嚴重皮膚反應風險增加10倍,用藥前建議進行基因檢測。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兒童僅限惡性腫瘤繼發高尿酸血癥使用。對別嘌醇過敏者禁用。
5、飲食配合:
治療期間每日飲水量應達2000ml以上,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濃肉湯攝入。可適量增加低脂乳制品、櫻桃等堿性食物。避免同時攝入維生素C制劑以防尿酸鹽結晶形成。
使用別嘌醇片期間應保持適度運動如游泳、快走等有氧運動,避免劇烈運動誘發痛風發作。定期監測血尿酸水平維持<360μmol/L,出現關節疼痛加重時可配合非甾體抗炎藥對癥處理。儲存時需避光防潮,發現藥片變色應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