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陰部長痘瘙癢可能與毛囊炎、濕疹、接觸性皮炎、股癬、陰虱病等原因有關。陰部皮膚敏感且環境潮濕,容易因細菌感染、過敏反應或寄生蟲侵襲引發癥狀。
1、毛囊炎
毛囊炎是陰部毛囊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現為紅色丘疹或膿皰,伴隨瘙癢或疼痛。日常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可遵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藥,嚴重時口服頭孢氨芐膠囊。
2、濕疹
陰部濕疹多與過敏、摩擦或汗液刺激有關,皮膚出現紅斑、丘疹伴劇烈瘙癢。建議穿純棉透氣內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急性期可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慢性濕疹使用他克莫司軟膏,合并感染時加用復方酮康唑乳膏。
3、接觸性皮炎
接觸洗衣液、安全套潤滑劑等過敏原可能導致局部皮膚紅腫、丘疹。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產品,用清水沖洗患處。可短期使用地奈德乳膏抗炎止癢,口服氯雷他定片緩解過敏反應。
4、股癬
由紅色毛癬菌等真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環狀紅斑伴脫屑,邊緣清晰且瘙癢明顯。需保持患處干燥,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外用聯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頑固病例口服伊曲康唑膠囊。
5、陰虱病
陰虱寄生可導致陰毛區域劇烈瘙癢,可見灰白色蟲卵及活動虱體。需剃除陰毛并用硫磺軟膏全面消殺,貼身衣物需沸水燙洗。配偶需同步治療,環境物品使用除蟲菊酯噴霧處理。
日常應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避免久坐和過度出汗。清洗時使用溫水及無皂基沐浴露,勿用力搓揉。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增強皮膚抵抗力。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潰爛、發熱等情況,須及時至皮膚科或泌尿外科就診,排除梅毒、皰疹等性傳播疾病可能。切勿自行擠壓痘痘或濫用激素藥膏,以免加重感染或造成色素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