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乳頭肥大是肛管末端黏膜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病變,醫學上稱為肛乳頭瘤或肥大性肛乳頭。多數情況下體積較小且無癥狀,屬于肛門常見慢性炎癥反應性改變。
肛乳頭肥大的形成主要與三種生理性因素和兩種病理性因素有關。長期便秘或腹瀉導致的機械性刺激是常見誘因,排便時反復摩擦易引發局部組織增生。不良排便習慣如久蹲、用力過度也會增加肛管壓力。妊娠期女性因盆底靜脈回流受阻,肛門局部充血更易出現增生。病理性因素中,慢性肛竇炎可能通過炎癥刺激導致肛乳頭代償性肥大,通常伴隨肛門墜脹感或分泌物增多;肛管直腸周圍感染也可能引發淋巴回流障礙,表現為肛周紅腫或排便疼痛。
無癥狀的肛乳頭肥大通常無需特殊處理,通過改善排便習慣和溫水坐浴可緩解不適。若出現肛門異物感或排便困難,可考慮硝酸甘油軟膏緩解括約肌痙攣,或使用地奧司明片改善局部循環。體積較大或反復發炎的肛乳頭肥大,經肛門鏡下電灼術或結扎切除術能有效消除病灶。
日常預防需保持膳食纖維攝入量每日25-30克,推薦食用燕麥、火龍果等潤腸食物。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建議每45分鐘起身活動。出現持續便血、肛門劇烈疼痛或腫塊迅速增大時,需排除肛管腫瘤可能,應及時就醫進行肛門指診或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