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蟲叮咬后建議掛急診科或皮膚科。蜱蟲叮咬可能引發局部感染、過敏反應或傳播疾病,主要風險包括萊姆病、森林腦炎等蟲媒傳染病。急診科可處理急性過敏或深度嵌頓,皮膚科擅長傷口處理與蟲媒病篩查。
1、急診科
當蜱蟲頭部深嵌皮膚或出現全身過敏癥狀時需緊急處理。急診科醫生會使用專業器械完整取出蜱蟲,避免口器殘留。對于出現呼吸困難、皮疹擴散等速發型過敏反應,可立即進行抗組胺藥物注射。若蜱蟲攜帶病原體導致發熱寒戰,急診能快速完成血常規和炎癥指標檢測。
2、皮膚科
皮膚科擅長處理叮咬后的局部病變與繼發感染。醫生會評估叮咬部位紅腫程度,必要時開具多西環素預防萊姆病。對于已形成游走性紅斑的患者,可能進行伯氏疏螺旋體抗體檢測。皮膚科還可處理蜱蟲叮咬后遺留的結節性癢疹或接觸性皮炎等慢性皮損。
3、感染科
出現持續發熱、關節痛等疑似蟲媒傳染病癥狀時需轉診感染科。該科室會開展專項血清學檢查,如針對森林腦炎的IgM抗體檢測。對于確診萊姆病患者,可能采用頭孢曲松進行靜脈抗生素治療。感染科還能鑒別蜱蟲叮咬引發的無形體病、巴貝斯蟲病等罕見感染。
4、兒科
兒童被叮咬后建議優先選擇兒科就診。兒童體表面積小,更易出現毒素全身反應。兒科醫生會調整藥物劑量,如按體重計算阿莫西林用量。對于哭鬧不配合的幼兒,可采用局部麻醉凝膠輔助取出蜱蟲。家長需密切觀察72小時內是否出現嗜睡、食欲下降等異常。
5、預防保健科
多次暴露于蜱蟲棲息環境者可咨詢預防保健科。該科室提供疫苗接種建議,如東北地區可接種森林腦炎疫苗。工作人員會指導戶外防護措施,包括衣物殺蟲劑處理及野外活動后全身檢查。對于高發地區居民,可能建議定期進行萊姆病抗體篩查。
被蜱蟲叮咬后應立即用尖頭鑷子貼近皮膚夾住蟲體垂直拔出,避免擠壓或旋轉導致毒素反流。傷口用碘伏消毒并保留蜱蟲標本供檢測。隨后兩周內觀察是否出現環形紅斑、流感樣癥狀,記錄體溫變化。戶外活動時穿淺色長袖衣褲,袖口褲腳扎緊,使用含避蚊胺的驅蟲劑。進入草叢后檢查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寵物毛發中也需仔細排查。若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告知蜱蟲接觸史,早期干預能顯著降低傳染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