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治療需根據病情選擇藥物,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環素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用藥如氯己定含漱液。
1、甲硝唑:
甲硝唑是治療厭氧菌感染的一線藥物,對牙周炎常見的牙齦卟啉單胞菌等病原體有顯著抑制作用。該藥需與其他抗生素聯用以增強療效,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用藥期間需禁酒。孕婦及肝功能異常者慎用。
2、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作為廣譜青霉素類抗生素,可有效對抗牙周炎中的革蘭陽性菌和部分陰性菌。常與克拉維酸組成復方制劑增強效果,使用前需確認無青霉素過敏史。可能出現皮疹、腹瀉等副作用,建議餐后服用減輕刺激。
3、多西環素:
多西環素屬于四環素類抗生素,具有抗炎和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的雙重作用。其緩釋劑型可局部作用于牙周袋,顯著減少牙槽骨吸收。服藥后需避免日曬,兒童及孕婦禁用,可能引起牙齒著色。
4、氯己定含漱液:
氯己定作為局部抗菌劑,能有效降低牙菌斑生物膜活性。每日含漱可控制牙齦出血和炎癥,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牙齒著色或味覺改變。建議與機械清創聯合使用,含漱后30分鐘內避免進食飲水。
5、非甾體抗炎藥:
布洛芬等藥物可緩解牙周炎急性期的腫痛癥狀,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需注意胃腸道刺激風險,避免與其他抗凝藥物聯用。僅作為輔助治療,不能替代抗生素的抗感染作用。
牙周炎藥物治療需在牙周基礎治療如潔治、刮治基礎上進行,建議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減少高糖飲食攝入。定期進行牙周維護治療,吸煙者需戒煙以改善牙齦微循環。急性期可冷敷緩解腫脹,慢性期建議增加維生素C和鈣質攝入促進牙周組織修復。出現牙齒松動或持續出血時應及時復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