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晚期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加重、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肝腫大及意識障礙。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簡稱,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長期肺部病變引起肺動脈高壓,最終導致右心衰竭。
1、呼吸困難加重
晚期患者靜息狀態下即可出現明顯呼吸困難,活動后癥狀急劇惡化。由于長期缺氧,患者常伴有口唇及甲床發紺,呼吸頻率增快且淺表。肺部基礎疾病如肺氣腫或肺纖維化導致通氣功能障礙,右心衰竭進一步加重肺淤血,形成惡性循環。
2、下肢水腫
右心功能失代償導致體循環靜脈壓升高,表現為雙側踝部及脛前區凹陷性水腫,嚴重者可蔓延至大腿及會陰部。水腫晨輕暮重,長期臥床者可見骶尾部水腫。同時伴有尿量減少,夜尿增多等腎功能代償性改變。
3、頸靜脈怒張
患者半臥位時可見頸靜脈明顯充盈,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這是右心房壓力增高的典型體征,提示中心靜脈壓顯著升高。嚴重者可出現搏動性頸靜脈怒張,與三尖瓣關閉不全有關。
4、肝腫大
肝臟因淤血腫大并有壓痛,長期可發展為心源性肝硬化。體檢可觸及腫大肝臟邊緣,肝功能檢查顯示轉氨酶輕度升高。部分患者出現腹水,腹部膨隆伴移動性濁音陽性。
5、意識障礙
嚴重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可導致肺性腦病,表現為嗜睡、煩躁、定向力障礙甚至昏迷。動脈血氣分析顯示明顯低氧血癥伴二氧化碳潴留,需警惕呼吸衰竭危象。
肺心病晚期患者應嚴格限制鈉鹽攝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內,避免加重水腫。保持低流量持續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鐘。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如縮唇呼吸,改善通氣效率。注意監測體重變化,記錄24小時尿量。避免受涼感冒,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現意識改變或呼吸困難突然加重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