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狀血管瘤通常難以徹底痊愈,但多數可通過治療控制癥狀并降低復發概率。治療方案主要有顯微外科手術切除、立體定向放射治療、介入栓塞治療、藥物保守治療、定期隨訪觀察。
顯微外科手術切除適用于有明顯占位效應或反復出血的海綿狀血管瘤,通過精細操作可最大限度切除病灶,但深部或功能區病變存在一定手術風險。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對位置深在的小型病灶效果較好,通過伽馬刀等設備進行精準照射,但起效較慢且可能引起周圍組織放射性損傷。介入栓塞治療通過導管注入栓塞劑阻斷病灶血供,適合供血動脈明確的病例,但可能存在栓塞不完全或復發情況。
藥物保守治療主要用于控制癲癇等繼發癥狀,常用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等抗癲癇藥物,需長期監測血藥濃度和肝功能。定期隨訪觀察適用于無癥狀的偶然發現病灶,通過核磁共振動態監測病灶變化,期間需避免劇烈運動和頭部外傷。部分海綿狀血管瘤可能終生穩定無需干預,但妊娠期激素變化可能刺激病灶增長。
海綿狀血管瘤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緒激動,高血壓患者需嚴格控壓。飲食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K的綠葉蔬菜,慎用抗凝藥物,定期進行神經系統評估和影像學復查。出現頭痛加重、肢體無力或癲癇發作需立即就醫,避免進行潛水、跳傘等可能引起顱壓劇烈波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