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糞便可能與上消化道出血、鐵劑補充或特定飲食有關,治療需針對病因采取止血藥物、調整飲食或停用相關藥物等措施。黑色糞便常見原因有胃潰瘍出血、食管靜脈曲張、食用動物血制品、服用鐵劑或鉍劑、進食大量深色食物。
胃潰瘍導致黏膜血管破裂時,血液經腸道消化形成柏油樣黑便。可遵醫囑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抑制胃酸,鋁碳酸鎂咀嚼片保護胃黏膜,必要時聯用止血藥物如凝血酶凍干粉。伴隨上腹痛、嘔血等癥狀需立即就醫。
肝硬化患者食管靜脈破裂出血是急癥,黑便常伴嘔血。需緊急內鏡下止血或使用生長抑素類似物如注射用醋酸奧曲肽,同時輸注血漿擴容。禁止自行用藥,必須住院治療。
食用豬血、鴨血等動物血制品后,鐵元素經氧化可使糞便發黑。無須特殊治療,停止食用后1-2天顏色恢復正常。長期大量攝入可能加重鐵過載疾病風險。
硫酸亞鐵片、多糖鐵復合物膠囊等補鐵藥物會使糞便呈黑色。屬正常現象,但需排查是否因補鐵過量導致胃腸刺激。建議貧血患者定期監測血清鐵蛋白水平。
大量進食桑葚、黑芝麻、巧克力等深色食物可能短暫改變糞便顏色。調整飲食結構后即可緩解,可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促進排泄。若持續超過3天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出現黑色糞便需記錄飲食和用藥史,觀察是否伴隨頭暈、心悸等貧血癥狀。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藥物,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禁食并平臥。建議每日飲水超過1500毫升,選擇易消化的米粥、面條等軟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定期進行糞便隱血試驗和胃腸鏡檢查,肝硬化患者需監測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