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缺鐵可通過飲食調整、口服鐵劑、維生素C輔助吸收、避免干擾因素、定期監測等方式快速補充。孕晚期缺鐵可能與鐵需求增加、膳食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慢性失血、妊娠合并癥等因素有關。
1、飲食調整
增加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攝入,如動物肝臟、瘦肉、血制品等,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藍花、獼猴桃等,有助于促進非血紅素鐵吸收。每日保證適量紅肉攝入,避免與咖啡、濃茶同食。
2、口服鐵劑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等補鐵藥物。鐵劑宜在兩餐間服用,可搭配維生素C增強吸收效果。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黑便、便秘等反應,需遵醫囑調整劑量或更換劑型。
3、維生素C輔助
維生素C能將三價鐵還原為更易吸收的二價鐵,建議補鐵時每日攝入足夠維生素C。可通過食用鮮棗、草莓、柑橘類水果或短期服用維生素C片劑實現,但需注意長期大劑量補充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
4、避免干擾因素
鈣制劑、抗酸劑、全谷物中的植酸、茶葉中的鞣酸等會抑制鐵吸收,應與鐵劑間隔數小時服用。烹飪時用鐵鍋可增加膳食鐵含量,但效果有限。合并胃腸道疾病者需先治療原發病以改善吸收。
5、定期監測
每2-4周復查血常規和血清鐵蛋白,根據指標變化調整補鐵方案。重度貧血或口服鐵劑無效時,可能需要靜脈補鐵或輸血治療。分娩后仍需繼續補鐵直至鐵儲備恢復正常。
孕晚期補鐵需堅持4-6個月才能完全補足儲備,期間要保證充足蛋白質和葉酸攝入,適量運動改善循環,避免長時間站立預防暈厥。出現心悸、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時需立即就醫。產后哺乳期仍要保持高鐵飲食,定期復查血紅蛋白,預防遠期鐵缺乏對母嬰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