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根部有疙瘩疼可能與舌乳頭炎、舌扁桃體炎、口腔潰瘍、舌咽神經痛、舌根囊腫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處理。
一、舌乳頭炎
舌根部菌狀乳頭或輪廓乳頭因辛辣刺激、維生素缺乏等發生炎癥,表現為紅色或白色小疙瘩伴灼痛。可遵醫囑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緩解癥狀,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進食過燙或刺激性食物。
二、舌扁桃體炎
舌根淋巴組織感染導致充血腫脹,形成疼痛性疙瘩,可能伴隨吞咽困難。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藥物,急性期建議進食流質飲食。
三、口腔潰瘍
舌根部黏膜破損形成黃白色潰瘍面,周圍紅腫隆起呈疙瘩狀,觸碰疼痛明顯。可選用冰硼散、西瓜霜噴劑局部治療,配合維生素B2片促進愈合,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創面。
四、舌咽神經痛
神經異常放電引發舌根陣發性劇痛,可能誤判為疙瘩疼痛。需神經科就診排除腫瘤壓迫,常用卡馬西平片、加巴噴丁膠囊控制發作,注意避免冷熱刺激誘發疼痛。
五、舌根囊腫
黏液腺導管阻塞形成半透明囊腫,繼發感染時出現紅腫疼痛。較小囊腫可觀察隨訪,反復發作者需手術切除,術后用康復新液含漱促進創面修復。
日常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三餐后使用生理鹽水漱口,戒煙限酒減少黏膜刺激。飲食選擇溫涼軟爛食物如南瓜粥、蒸蛋羹,避免過硬或帶刺食材。若疼痛持續超過一周或伴隨發熱、呼吸困難等癥狀,須立即就醫排查腫瘤、免疫性疾病等嚴重病因。定期口腔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舌根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