齦乳頭炎主要由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刺激、局部菌斑堆積、機械損傷以及全身因素誘發。齦乳頭是相鄰牙齒之間的牙齦組織,炎癥發生時可能出現紅腫、疼痛、出血等癥狀。
1、食物嵌塞
牙齒鄰接面存在縫隙或牙列不齊時,食物殘渣容易滯留壓迫齦乳頭,長期刺激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建議使用牙線或沖牙器清潔牙縫,避免用牙簽粗暴剔除,以免加重損傷。
2、不良修復體刺激
不合適的牙冠、填充體邊緣可能摩擦齦乳頭,或修復體形態異常導致清潔困難。這類情況需要口腔醫生調整修復體邊緣形態,必要時重新制作修復體以消除刺激源。
3、局部菌斑堆積
口腔衛生不良時,牙菌斑中的細菌代謝產物會破壞牙齦上皮屏障。每日至少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有效控制菌斑。
4、機械損傷
刷牙力度過大、使用硬毛牙刷或錯誤使用牙線可能造成物理性損傷。選擇軟毛牙刷,掌握正確的水平顫動刷牙法能減少創傷風險。
5、全身因素
糖尿病、維生素C缺乏等全身疾病會降低牙齦抵抗力。這類患者需控制基礎疾病,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攝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營養素。
預防齦乳頭炎需建立每日使用牙線清潔鄰面的習慣,每半年接受專業潔牙。出現持續性牙齦出血或膿性分泌物時,應及時就診排除牙周炎等疾病。孕婦、青少年等激素變化人群更需加強口腔護理,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刺激性漱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