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流后持續出血可通過觀察休息、藥物輔助、感染排查、宮腔殘留處理、貧血預防等方式干預。這種情況通常由子宮收縮不良、蛻膜組織殘留、繼發感染、凝血功能障礙、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引起。
1、觀察休息:流產后子宮內膜修復需要時間,輕微出血可能持續1-3周。保持每日8小時睡眠,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使用純棉衛生巾并兩小時更換一次。出血量突然增大或出現組織物需立即就醫。
2、藥物輔助:子宮收縮不良可服用益母草膠囊、五加生化膠囊促進宮縮,血瘀型出血適用云南白藥膠囊。這些中成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配合腹部熱敷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
3、感染排查:繼發感染可能與術后過早同房、衛生不良有關,表現為發熱、異味分泌物。需復查血常規和婦科檢查,確診后使用頭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療期間禁止盆浴。
4、宮腔處理:B超顯示殘留組織超過1cm需行清宮術,可選擇超聲引導下刮宮或宮腔鏡電切術。殘留物可能引起持續出血和腹痛,術后需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幫助內膜修復。
5、貧血預防:長期失血可能導致血紅蛋白下降,出現頭暈乏力癥狀。建議多食豬肝、菠菜、紅棗等富鐵食物,必要時服用琥珀酸亞鐵片,每周監測血常規直至恢復正常。
流產后身體恢復期間應保持高蛋白飲食如魚肉蛋奶,每日散步3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兩周內禁止性生活和游泳。出血超過21天或伴隨劇烈腹痛、發熱需急診排除妊娠物殘留或感染性休克,及時干預可降低繼發不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