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血壓低可通過調整體位、增加鈉鹽攝入、補充水分、適度運動、穿戴彈力襪等方式治療。低血壓通常由妊娠期激素變化、血容量不足、營養不良、貧血、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
1、體位調整:孕婦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突然改變體位,起床時先側臥再緩慢坐起。臥位時可將下肢抬高15-20厘米促進靜脈回流,每日進行2-3次左側臥位休息,每次持續30分鐘。體位性低血壓發作時需立即坐下或平臥。
2、鈉鹽補充:每日食鹽攝入量可增至6-8克,分次加入溫開水或湯羹中服用。適量食用咸菜、海帶、紫菜等高鈉食物,每周進食3-4次動物肝臟補充鐵元素。需監測尿量及水腫情況避免鈉過量。
3、液體攝入: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2500毫升,晨起空腹飲用300毫升淡鹽水。可交替飲用椰子水、運動飲料或紅糖水,每小時補充100-150毫升液體。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心臟負擔。
4、運動干預:每日進行孕婦瑜伽、散步等低強度運動30分鐘,分2-3次完成。推薦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每周3次游泳改善血液循環。運動前后需監測血壓變化,避免空腹運動。
5、壓力治療:白天穿戴醫用彈力襪,壓力梯度選擇15-20mmHg。睡眠時使用孕婦枕保持左側臥位,腹部承托減輕下腔靜脈壓迫。可嘗試穴位按摩內關、足三里等穴位,每日2次每次5分鐘。
孕婦血壓低期間需保證每日攝入瘦肉、雞蛋、深色蔬菜等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12的食物,配合八段錦等舒緩運動改善循環功能。定期監測血壓變化,出現頭暈視物模糊等嚴重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