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薄不薄主要通過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和激素水平評估來判斷。子宮內膜厚度不足可能表現為月經量減少、周期紊亂或不孕,確診需結合超聲測量和性激素六項檢測。
月經異常是子宮內膜薄的常見信號。正常月經出血量約為20-60毫升,若衛生巾使用量明顯減少或經期短于3天,可能提示內膜偏薄。部分患者會出現月經周期延長至35天以上,或非經期點滴出血。生育期女性長期備孕失敗時,需考慮內膜容受性下降的可能。
經陰道超聲是評估內膜厚度的金標準。檢查通常在月經周期第5-7天進行,此時內膜處于最薄狀態。生育期女性內膜厚度低于7毫米視為異常,圍絕經期女性低于5毫米則需警惕。三維超聲能更精確測量內膜容積,彩色多普勒可觀察內膜血流情況。
性激素檢測有助于分析病因。月經第2-4天檢測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和雌二醇,可判斷卵巢儲備功能。孕酮水平檢測能評估黃體期子宮內膜轉化狀態。甲狀腺功能異常和泌乳素升高也會影響內膜生長,需同步篩查。
病理性變薄多與宮腔操作有關。人工流產刮宮術可能損傷內膜基底層,導致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炎引起的纖維化會使內膜失去正常增生能力。結核性子宮內膜炎在發展中國家仍是重要致病因素,患者常伴有低熱、盜汗等全身癥狀。
改善子宮內膜厚度需綜合干預。雌激素補充治療可促進內膜增生,常用藥物包括戊酸雌二醇和雌二醇地屈孕酮復合制劑。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能恢復宮腔正常形態。中醫針灸選取關元、子宮等穴位,配合艾灸治療有一定輔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