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伴隨偏頭痛和喉嚨痛可選用解熱鎮痛藥、減充血劑或中成藥緩解癥狀。常見藥物包括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偽麻黃堿等,具體需根據癥狀組合和個體情況選擇。
解熱鎮痛藥能有效緩解頭痛和喉嚨痛。布洛芬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適用于中度疼痛伴低熱;對乙酰氨基酚則通過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緩解疼痛,但對胃腸道刺激較小。這兩類藥物均需注意避免超量使用,肝功能異常者慎用。
減充血劑可改善感冒引發的鼻咽部充血癥狀。偽麻黃堿能收縮鼻腔血管,減輕鼻塞及咽鼓管壓力,間接緩解頭痛。使用時應避免與含咖啡因飲品同服,高血壓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中成藥如連花清瘟膠囊、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這類藥物多含金銀花、連翹等成分,對病毒性感冒引發的咽痛、頭痛有一定緩解作用。服用時需辨證施治,風寒感冒者不宜。
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高熱、膿性分泌物時,提示可能存在細菌感染,需就醫評估是否需抗生素治療。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慢性病患者用藥前應咨詢醫師,避免藥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