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頰兩側腫大可能由腮腺炎、淋巴結炎、過敏反應、牙周膿腫或庫欣綜合征引起。
1、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典型表現為耳垂周圍腮腺區腫脹疼痛,可能伴隨發熱和咀嚼困難。非化膿性炎癥導致腺體導管阻塞是腫脹主因,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若出現雙側對稱性腫大伴低熱,需警惕病毒性腮腺炎。
2、淋巴結炎:
面部或口腔感染可引發下頜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表現為質地柔軟、可活動的腫塊。常見誘因包括齲齒、扁桃體炎等局部感染灶,觸診時有壓痛感。細菌性感染需抗生素治療,結核性淋巴結炎則需抗結核藥物干預。
3、過敏反應:
血管神經性水腫可導致突發性面部軟組織腫脹,常見于接觸過敏原后數分鐘內發生。特征為界限不清的非凹陷性水腫,可能伴隨蕁麻疹。抗組胺藥物能緩解癥狀,嚴重者需腎上腺素急救。食物、藥物或昆蟲叮咬是常見誘因。
4、牙周膿腫:
磨牙根尖周炎擴散可能引起頜面部蜂窩織炎,表現為患側臉頰紅腫熱痛。牙源性感染需根管治療消除病灶,伴發間隙感染時需切開引流。口腔衛生不良和齲齒未及時治療是主要風險因素。
5、庫欣綜合征:
長期糖皮質激素過量導致脂肪重新分布,形成特征性"滿月臉"。可能伴隨向心性肥胖和皮膚紫紋,需檢測皮質醇節律確診。醫源性因素占多數,垂體腺瘤或腎上腺腫瘤也可引發。
建議記錄腫脹持續時間、伴隨癥狀及誘發因素。避免擠壓腫脹部位,腮腺炎患者需隔離至腫脹消退后5天。保持口腔清潔,過敏體質者應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牙源性感染需及時口腔科就診,突發呼吸困難需立即急診處理。日常注意補充維生素增強免疫力,腮腺區腫脹時可嘗試溫敷緩解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