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性皮炎可通過避免接觸過敏原、局部冷敷、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口服抗組胺藥物、光療等方式治療。接觸性皮炎通常由金屬飾品、化妝品、清潔劑、植物汁液、藥物等因素引起。
1、避免接觸過敏原
接觸性皮炎的首要治療措施是識別并避免再次接觸致敏物質。常見過敏原包括鎳制飾品、染發劑中的對苯二胺、橡膠制品中的硫化物等。患者應詳細記錄發病前24小時接觸過的物品,必要時進行斑貼試驗明確過敏原。日常生活中建議選擇無香料護膚品,穿戴純棉衣物,從事家務時佩戴防護手套。
2、局部冷敷
急性期出現紅腫灼熱時可用冷藏生理鹽水紗布濕敷,每次15分鐘,每日2-3次。冷敷能收縮毛細血管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瘙癢疼痛癥狀。注意避免使用冰塊直接接觸皮膚,濕敷后及時涂抹醫用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合并滲出時可選用3%硼酸溶液濕敷,但面部及兒童皮膚慎用。
3、外用糖皮質激素
中重度皮炎需短期使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藥膏。面部及皮膚皺褶處選擇氫化可的松等弱效制劑,四肢軀干可用鹵米松乳膏等強效激素。每日薄涂1-2次,連續使用不超過2周。合并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藥膏。
4、口服抗組胺藥物
劇烈瘙癢影響睡眠時可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這類藥物不易透過血腦屏障,嗜睡副作用較小。嚴重泛發性皮炎可短期口服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合并細菌感染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抗生素。
5、光療
慢性頑固性接觸性皮炎可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通過調節局部免疫反應減輕炎癥。初始劑量根據最小紅斑量確定,每周照射2-3次,需持續治療8-12周。光敏性皮炎患者禁用,治療期間需嚴格防曬,眼部需用專用護目鏡保護。
接觸性皮炎患者日常應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清潔,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高組胺食品如海鮮、芒果等。選擇純棉寬松衣物減少摩擦,新購衣物需充分洗滌去除殘留化學劑。外出時做好物理防曬,避免汗液刺激加重病情。若皮損持續加重或出現發熱等全身癥狀,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