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推遲醫學上稱月經推遲或月經稀發通常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共同導致。常見原因包括妊娠、精神壓力、體重波動、多囊卵巢綜合征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妊娠是育齡期女性停經的首要原因。受精卵著床后,人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子宮內膜不再周期性脫落。可通過早孕試紙檢測或血HCG檢查確認。
長期精神壓力過大會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焦慮、抑郁等情緒會導致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紊亂,表現為月經周期延長。規律作息結合正念訓練可改善癥狀。
短期內體重驟增或驟減超過10%會影響瘦素分泌。脂肪組織參與雌激素代謝,體脂率低于17%可能出現閉經。建議通過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維持BMI在18.5-23.9之間。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伴雄激素升高和胰島素抵抗。超聲顯示卵巢多囊樣改變,臨床表現為痤瘡、多毛和月經周期超過35天。二甲雙胍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炔雌醇環丙孕酮片可調節激素水平。
甲狀腺功能減退時,促甲狀腺激素升高會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患者可能同時出現怕冷、便秘和水腫,需檢測游離T3、T4確診。左甲狀腺素鈉片可替代治療。
若排除妊娠且推遲超過3個月,建議婦科就診檢查性激素六項、盆腔超聲等項目。緊急避孕藥、化療藥物等也可能引起月經紊亂,需提供完整用藥史供醫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