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呈現綠色可通過調整個人衛生、避免刺激物、使用抗感染藥物、治療原發疾病、定期復查等方式處理。這種情況通常由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異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細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炎可能與陰道菌群失衡、頻繁沖洗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綠色分泌物、魚腥味等癥狀。治療需口服甲硝唑、克林霉素或局部使用氯己定栓劑,同時需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
2、滴蟲感染:滴蟲性陰道炎常通過性接觸傳播,伴隨泡沫狀綠帶、外陰瘙癢。建議性伴侶同治,口服替硝唑或甲硝唑,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使用純棉透氣內衣。
3、宮頸炎癥:宮頸炎可能由淋球菌、衣原體感染導致,可見膿性綠帶伴接觸性出血。需進行宮頸分泌物檢測,根據結果選擇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等抗生素,必要時行宮頸冷凍治療。
4、盆腔疾病:盆腔炎多因上行感染引起,除綠色分泌物外還有下腹痛、發熱。需靜脈注射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嚴重者需腹腔鏡探查,術后配合盆底理療促進恢復。
5、異物刺激:長期留置棉條、避孕套殘留可能引發異物反應性分泌物。需及時取出異物,用生理鹽水沖洗陰道,觀察48小時未改善需就醫排除感染。
日常需選擇pH4.5的弱酸性洗液清潔外陰,避免使用帶香料的衛生用品。增加酸奶、納豆等含益生菌食物攝入,每周進行3次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內褲需每日更換并用沸水燙洗,經期衛生巾每2-3小時更換。出現持續綠帶伴發熱、腹痛需立即婦科就診,性活躍者建議每年進行宮頸TCT和HPV聯合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