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倒睫多數情況下可以自愈。倒睫是指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長刺激角膜的現象,嬰幼兒因鼻梁發育未完全、眼瞼脂肪較厚等原因易出現生理性倒睫,隨年齡增長多可自行改善。
生理性倒睫通常與眼瞼結構發育不完善有關。嬰幼兒鼻梁低平、眼瞼贅皮較多,可能導致睫毛向內卷曲。這類情況多表現為偶爾眨眼、揉眼,無明顯角膜損傷。日常可用清潔棉簽輕輕向外擦拭睫毛,避免揉眼加重刺激。
病理性倒睫可能與瞼緣炎、外傷瘢痕等因素有關,通常伴隨眼紅、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癥狀。若發現孩子持續流淚、畏光或角膜出現白斑,需及時就醫。醫生可能根據情況選擇電解毛囊術或瞼內翻矯正手術。
多數1-3歲兒童的輕度倒睫會隨面部發育逐漸緩解。建議每3個月復查一次,期間避免使用膠布粘貼等民間方法。若4歲后仍存在倒睫且伴有角膜損傷,需考慮醫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