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栓塞癥可通過抗凝治療、溶栓治療、手術取栓、下腔靜脈濾器植入、壓力治療等方式治療。靜脈血栓栓塞癥通常由血流緩慢、血管內皮損傷、血液高凝狀態、遺傳因素、長期制動等原因引起。
1、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是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基礎治療方法,通過抑制凝血過程防止血栓進一步形成和擴大。常用藥物包括低分子肝素、華法林、利伐沙班等。低分子肝素通過抑制凝血因子Xa發揮作用,華法林通過抑制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合成,利伐沙班可直接抑制Xa因子。抗凝治療需要定期監測凝血功能,根據檢查結果調整藥物劑量。
2、溶栓治療
溶栓治療適用于急性大面積肺栓塞或嚴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通過藥物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常用藥物有尿激酶、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等。溶栓治療需要在醫院監護下進行,存在出血風險,需嚴格掌握適應癥。治療期間需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和出血傾向,必要時需輸血或使用止血藥物。
3、手術取栓
手術取栓適用于抗凝或溶栓治療無效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通過手術直接清除血管內血栓。手術方式包括開放式取栓術和導管取栓術。開放式取栓術需切開血管取出血栓,創傷較大但效果確切。導管取栓術通過介入技術將血栓粉碎或吸出,創傷較小但技術要求高。術后仍需繼續抗凝治療防止復發。
4、下腔靜脈濾器
下腔靜脈濾器植入適用于有抗凝禁忌或抗凝治療期間仍發生肺栓塞的患者。濾器通過介入技術放置于下腔靜脈,可攔截脫落的血栓碎片防止肺栓塞。濾器分為永久性和可回收兩種,可回收濾器在危險期過后可取出。濾器植入后仍需評估抗凝治療的可能性,長期留置可能增加下腔靜脈血栓風險。
5、壓力治療
壓力治療主要用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后綜合征的預防和治療,通過梯度壓力促進靜脈回流。常用方法包括彈力襪和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彈力襪需根據腿圍選擇合適的壓力等級,白天穿戴夜間脫下。間歇充氣加壓裝置通過周期性充氣放氣模擬肌肉泵作用。壓力治療可減輕下肢腫脹疼痛,預防血栓后綜合征。
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需長期隨訪,定期復查凝血功能和血管超聲。日常生活中應避免久坐久站,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飲食宜清淡,控制體重,戒煙限酒。穿著寬松衣物,避免壓迫血管。長途旅行時可穿著彈力襪并定期活動下肢。如出現下肢腫脹疼痛加重或呼吸困難等表現,應及時就醫。遵醫囑規范用藥,不可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