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失眠可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焦慮失眠通常由心理壓力、環境因素、軀體疾病、藥物副作用、生物節律紊亂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是焦慮失眠的首選心理干預方式,通過糾正錯誤睡眠認知、重建睡眠節律來改善癥狀。放松訓練如漸進式肌肉放松、正念冥想可降低生理喚醒水平。睡眠限制療法通過控制臥床時間提升睡眠效率,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2、藥物治療
短期可使用苯二氮?類受體激動劑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調節睡眠結構。抗焦慮藥物如舍曲林、帕羅西汀適用于合并焦慮障礙者。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如雷美替胺可調節生物鐘,需注意藥物依賴風險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物理治療
經顱磁刺激通過調節大腦皮層興奮性改善睡眠質量。生物反饋療法幫助患者自主調控生理指標。光照療法通過調節褪黑素分泌糾正晝夜節律紊亂,適用于晝夜節律失調型失眠。
4、生活方式調整
保持固定作息時間建立睡眠節律,睡前1小時避免藍光暴露。每日適度運動提升睡眠驅動力,但睡前4小時避免劇烈運動。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攝入,晚餐不宜過飽,創造安靜黑暗的睡眠環境。
5、中醫調理
針灸取神門、內關等穴位安神定志,耳穴壓豆調節自主神經功能。中藥湯劑如酸棗仁湯、黃連溫膽湯需辨證施治。推拿按摩頭部穴位可緩解緊張情緒,八段錦等傳統功法能調和氣血。
建立規律的睡眠覺醒周期對改善焦慮失眠至關重要,建議固定起床時間并限制白天小睡。睡前進行溫水浴或閱讀等放松活動,避免床上進行與睡眠無關的行為。飲食可適量攝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晚餐后2小時可飲用溫牛奶。持續失眠超過1個月或伴隨日間功能損害時,應及時到精神心理科或睡眠??凭驮\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