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介紹
纈沙坦氫氯噻嗪膠囊副作用一般包含在共包括1570名病人的兩項對照臨床試驗中,730名病人接受纈沙坦與氫氯噻嗪的聯合應用,報道的不良事件如下:中樞神經系統常見(>;5%):頭痛(10.8%;安慰劑17.2%),眩暈。偶見(5-0.1%):乏力,抑郁。上呼吸道偶見(5-0.1%):咳嗽,鼻炎,鼻竇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鼻出血。胃腸道偶見(5-0.1%):惡心,腹瀉,消化不良,腹痛。下尿道偶見(5-0.1%):尿頻,尿道感染。肌肉骨骼系統偶見(5-0.1%): 手臂或腿疼痛,關節炎,肌痛,扭傷和拉傷,肌肉痙攣。其它偶見(5-0.1%): 無力,胸痛,虛弱,病毒感染,視覺障礙,結膜炎。產品投入市場后,曾出現一些罕見的報道,包括:血管性水腫、皮疹、瘙癢及其他超敏反應如血清病、血管炎等。實驗室檢查在使用同產品治療的病人中,5.8% 的病人可觀察到血清鉀降低超過20%,接受安慰劑的病人為3.3%。下面的不良事件與單獨應用纈沙坦有關,而與本品無關。罕見情況下,纈沙坦引起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降低。臨床對照試驗發現,纈沙坦治療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明顯降低(>;20%)的分別占0.8%和0.4%。安慰劑組占0.1%。臨床對照試驗發現,纈沙坦組、ACEI組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生率分別為1.9%、1.6%。纈沙坦組血清肌酐、血鉀、總膽素顯著升高者分別為0.8%、4.4%、6%,ACEI 組分別為1.6%、6.4%、12.9%。偶見肝功能指標升高。對原發性高d壓患者接受纈沙坦治療來說,不需要特別監測實驗室指標。纈沙坦纈沙坦臨床試驗中報道的其他不良事件有:偶見(5-0.1%):關節痛,胃腸炎,神經痛。僅見一例d血管神經性水腫報道。未證明與纈沙坦治療存在因果關系。氫氯噻嗪在接受單一-噻嗪類利尿劑(包括氫氯噻嗪)治療的患者中,報道的不良反應如下,多數病人應用的劑量高于本品中的劑量:電解質和代謝紊亂(參見注意事項)常見(>;5%): 低鉀血癥。偶見(5-0.1%):低鈉血癥,低鎂血癥和高尿酸血癥。罕見(<;0.1%): 高鈣血癥,血糖升高,糖尿和糖尿病惡化。極罕見:低氯性堿中毒。皮膚偶見(5-0.1%): 蕁麻疹和其它類型皮疹。罕見(<;0.1%):光敏感癥。極罕見:壞死性血管炎,急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癥,紅斑狼瘡樣反應,皮膚紅斑狼瘡復發。胃腸道偶見(5-0.1%):食欲不振,輕度惡心和嘔吐。罕見(<;0.1%):腹部癥狀,便秘,腹瀉,胃腸道癥狀。極罕見:胰腺炎。肝臟罕見(<;0.1%):肝內膽汁郁積或黃疸。心血管系統偶見(5-0.1%):體位性低血壓,酒精、麻醉或鎮靜劑可使其加重。罕見(<;0.1%):心律失常。中樞神經系統罕見(<;0.1%): 頭痛,眩暈或光-頭痛,睡眠紊亂,抑郁,感覺異常。感覺器官視覺障礙,尤其是在治療的前幾周。血液罕見(<;0.1%):血小板減少癥,偶伴紫癜。極罕見: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骨髓抑制,溶血性貧血。其它偶見(5-0.1%):陽痿。極罕見:超敏反應,包括肺炎和肺水腫的呼吸道癥狀。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在妊娠的第二和第三個三月期,應用直接作用于RAAS的藥物可導致胎兒傷害和死亡。在人類,胎兒從妊娠的第二個三月期開始出現腎灌注,其腎灌注依賴于RAAS系統的發育,因此在妊娠的第二和第三個三月期應用纈沙坦的風險增高。與其他直接作用于RAAS的藥物相似,本品不宜用于妊娠期。如果在用藥期間發現妊娠,應盡快停藥。所有在宮內與藥物接觸過的新生兒應密切觀察,保證足夠的尿量、防止高血鉀、監測血壓。必要時采用適當治療措施(如再水化),清除循環中藥物。在子宮內接觸噻嗪類利尿劑,可以引起胎兒或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及與成人不同的其它不良反應。尚未確定纈沙坦是否可進入人體乳汁。哺乳期大鼠可將纈沙坦分泌入乳汁。氫氯噻嗪能通過胎盤屏障、分泌入乳汁。目前尚無對哺乳期婦女的研究,因此本品不宜用于哺乳期。兒童用藥:關于本品在兒童中治療應用的研究資料尚不足。老年用藥:與青年志愿者相比,一些老年人(>;65歲)的纈沙坦濃度稍增高,但無臨床意義。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氫氯噻嗪的穩態濃度高且系統清除率顯著降低。因而接受氫氯噻嗪治療的老年病人需要密切監測。等。更多關于纈沙坦氫氯噻嗪膠囊的使用禁忌與詳細注意事項請查看下列復禾醫藥為您整理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