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萎縮通常不會自行好轉,需要醫學干預。這種情況多與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炎癥或自身免疫疾病有關,及時就醫能有效延緩病情進展。
一、生理性因素導致的萎縮:
絕經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常見誘因,表現為外陰皮膚變薄、干燥瘙癢。日常可選用無刺激的保濕劑緩解癥狀,穿著純棉透氣內衣減少摩擦。建議增加大豆制品、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攝入,但需注意這類食物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二、病理性因素導致的萎縮:
硬化性苔蘚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引發外陰萎縮,常伴隨白色斑塊或皮膚皸裂。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可緩解炎癥,嚴重時需采用光動力療法。此類疾病可能與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相關,需同步監測血糖和激素水平。
日常護理需避免使用堿性洗劑清潔外陰,沐浴水溫不超過40℃。每周進行2-3次盆底肌訓練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如凱格爾運動或瑜伽中的蝴蝶式。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E及歐米伽3脂肪酸,適量食用深海魚、胡蘿卜和堅果。若出現排尿疼痛或性交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到婦科或皮膚科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