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轉剖可能增加產后感染、出血量增多、恢復時間延長等風險。順轉剖的危害主要有手術創傷疊加、麻醉風險增加、盆腔粘連概率升高、新生兒呼吸窘迫、遠期瘢痕子宮問題。
1、手術創傷疊加
順產過程中的宮縮和產道擴張已造成身體消耗,轉為剖宮產時需在腹部增加手術切口。這種雙重創傷會導致組織損傷程度加重,術后疼痛感比單純剖宮產更明顯,傷口愈合時間可能延長。部分產婦可能出現切口愈合不良或脂肪液化。
2、麻醉風險增加
緊急情況下實施的二次麻醉可能采用全身麻醉,相比單純剖宮產的椎管內麻醉,全麻對循環系統影響更大。麻醉藥物可能通過胎盤影響新生兒呼吸功能,產婦術后出現頭痛、惡心等不良反應的概率也有所上升。
3、盆腔粘連概率升高
經歷宮縮又接受剖宮手術的子宮,其漿膜層損傷程度更顯著。術后炎癥反應可能導致輸卵管、卵巢等盆腔器官與子宮形成異常粘連,可能影響后續生育功能,增加再次妊娠時胎盤植入等并發癥風險。
4、新生兒呼吸窘迫
產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擠壓有助于排出肺部羊水,轉為剖宮產后胎兒失去這一過程。未經歷完全產道擠壓的新生兒,出現濕肺綜合征或暫時性呼吸急促的概率會輕度增加,通常需要加強監護觀察。
5、遠期瘢痕子宮問題
子宮下段在順產嘗試中已形成收縮環,此時進行的剖宮產切口位置可能偏高。這種特殊瘢痕在后續妊娠中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較常規剖宮產略高,建議間隔18個月以上再妊娠,孕期需加強瘢痕厚度監測。
建議術后早期下床活動預防靜脈血栓,保持傷口清潔干燥,6周內避免提重物。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促進組織修復,如雞蛋、魚肉、西藍花等。出現發熱、傷口滲液或異常腹痛需及時復診。產后42天應進行盆底肌功能評估,必要時進行康復訓練。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醫囑,避免影響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