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和白三烯調節劑三類。常用藥物有沙丁胺醇氣霧劑、布地奈德吸入劑和孟魯司特鈉片,具體用藥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由呼吸科醫生制定方案。
支氣管擴張劑能快速緩解氣道痙攣,代表藥物為短效β2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該藥物通過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改善通氣,適用于急性發作期的喘息癥狀控制,使用后5-10分鐘即可起效。需注意可能出現心悸、震顫等不良反應,長期單獨使用可能降低藥物敏感性。
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是控制氣道炎癥的基礎用藥,如布地奈德混懸液。這類藥物通過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減輕氣道水腫,需規律使用1-2周才能顯效。常見副作用包括聲音嘶啞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吸入后需立即漱口。對于中重度患者,建議與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聯合使用。
白三烯調節劑如孟魯司特鈉適用于過敏因素誘發的病例。通過阻斷白三烯受體抑制炎癥反應,對運動誘發型和夜間癥狀明顯的患者效果顯著。需每日固定時間服用,可能出現頭痛、消化道不適等反應。該藥物特別適合合并過敏性鼻炎的兒童患者。
對于頻繁急性發作的患者,醫生可能加用茶堿緩釋片或異丙托溴銨等二線藥物。茶堿需監測血藥濃度避免中毒,異丙托溴銨對老年患者的痰液潴留效果較好。重癥病例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潑尼松等全身激素。
藥物選擇需結合肺功能檢查和癥狀評估,患者不可自行調整用藥方案。治療期間應定期復查,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若出現呼吸困難加重或藥物效果下降,應立即就醫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