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膽粉對溶解結石的作用尚無明確醫學證據支持,不建議單純依賴熊膽粉治療結石。膽結石或泌尿系統結石的治療需根據結石類型、大小及位置綜合評估,常見干預方式包括藥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內鏡取石、手術切除等。
熊膽粉主要成分為膽汁酸、膽色素及少量氨基酸,傳統醫學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利膽明目功效。現有研究顯示,熊膽粉中的熊去氧膽酸成分可能對膽固醇性膽結石有一定溶解作用,但需長期規范用藥且僅對特定類型的小結石有效。臨床更常使用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膽酸制劑,其純度與劑量更可控。
結石形成與代謝異常、感染、解剖結構等因素相關,單純依賴熊膽粉可能延誤規范治療。尤其對于鈣鹽結石、感染性結石或直徑較大的結石,熊膽粉幾乎無溶解效果。若結石引發膽管梗阻、腎積水或反復感染,需立即醫療干預以避免器官損傷。
結石患者應保持每日飲水量超過2000毫升,限制高脂高嘌呤飲食,定期復查超聲監測結石變化。出現腹痛、發熱、黃疸等癥狀時須及時就醫,由醫生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熊膽粉作為輔助用藥時,須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正規治療方案,避免自行服用導致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