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淚囊炎是指新生兒因鼻淚管阻塞或狹窄導致的淚液排泄障礙引發的炎癥,主要表現為眼部分泌物增多、結膜充血等癥狀。
1、鼻淚管阻塞
新生兒鼻淚管發育不完全或膜性閉鎖是常見病因,淚液無法正常流入鼻腔而滯留于淚囊。臨床表現為單側或雙側眼角出現黃白色黏稠分泌物,可能伴隨輕度結膜充血。可通過淚囊區按摩促進管道通暢,若無效需就醫行淚道沖洗或探通術。
2、繼發細菌感染
淚液滯留易引發細菌繁殖,常見病原體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患兒會出現眼瞼紅腫、膿性分泌物增多等表現。醫生可能開具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療,嚴重者需全身用藥。
3、先天性淚道畸形
少數患兒存在淚小點閉鎖、淚囊瘺等先天結構異常,癥狀持續且按摩無效。需通過淚道造影確診,部分病例需要手術矯正,如淚小點成形術或鼻腔淚囊吻合術。
4、分娩過程影響
產道擠壓可能導致鼻淚管黏膜暫時性水腫,通常2-3周可自愈。護理時用無菌棉簽蘸生理鹽水清潔眼周,避免分泌物堆積。若癥狀加重或持續超過1個月,需排除其他病因。
5、全身性疾病關聯
唐氏綜合征、顱面發育異常等疾病可能合并淚道畸形。這類患兒往往伴有特殊面容或其他系統癥狀,需多學科聯合診療。早期干預有助于改善預后。
家長應保持患兒眼部清潔,每日用溫水輕柔擦拭分泌物,按摩淚囊區時手指從內眥向下滑動施加適度壓力。母乳喂養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若發現眼球發紅、畏光或分泌物呈黃綠色,應立即就診。多數患兒通過保守治療可痊愈,嚴重病例需在眼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專業處置,避免自行使用眼藥水或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