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損傷可能由外傷、慢性勞損、退行性變、肌腱血供不足、肩峰形態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休息制動、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封閉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
一、外傷
急性外力撞擊或跌倒時手臂撐地可能導致肩袖肌腱撕裂。常見于運動損傷或交通事故,表現為突發肩部劇痛伴活動受限。需立即停止活動并冰敷,嚴重者需用肩關節外展支架固定。疼痛明顯時可遵醫囑使用洛索洛芬鈉片、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
二、慢性勞損
長期重復抬臂動作如游泳、投擲等易造成肌腱反復微損傷。初期表現為肩關節酸脹,逐漸發展為夜間痛和抬臂無力。建議調整運動方式,配合超聲波治療促進修復。疼痛持續者可考慮局部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緩解炎癥。
三、退行性變
中老年患者因肌腱彈性下降更易發生損傷。常伴有肩關節僵硬和骨贅形成,磁共振可見肌腱變性信號。可嘗試體外沖擊波治療刺激組織再生,若合并肩峰下撞擊需行關節鏡下肩峰成形術。
四、肌腱血供不足
肩袖肌腱存在乏血管區,愈合能力較差。糖尿病患者或吸煙人群癥狀往往遷延不愈。需控制基礎疾病,聯合活血化瘀類藥物如血府逐瘀膠囊,必要時行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
五、肩峰形態異常
鉤型肩峰易導致肌腱機械性磨損。早期表現為特定角度的疼痛弧,后期可能出現完全性撕裂。X線可顯示肩峰形態,確診后需關節鏡下進行肩峰成形術或肌腱修復術,術后需嚴格康復訓練。
肩袖損傷患者應避免提重物及過度上舉動作,睡眠時在患側手臂下墊枕頭減輕張力??蛇M行鐘擺練習等被動活動,逐步增加肩關節活動度。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促進肌腱修復,控制體重減少關節負荷?;謴推诳稍诳祻蛶熤笇逻M行彈力帶訓練增強肩周肌力,定期復查評估愈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