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竇炎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酯、克拉霉素、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布洛芬等藥物。急性鼻竇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現為鼻塞、膿涕、頭痛等癥狀,需根據病原體類型及癥狀嚴重程度選擇藥物。
一、抗生素類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適用于細菌性鼻竇炎,可抑制常見致病菌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頭孢呋辛酯作為二代頭孢菌素,對β-內酰胺酶穩定性較好。克拉霉素對大環內酯類敏感菌有效,尤其適合青霉素過敏者。使用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療,避免耐藥性產生。
二、黏液溶解劑
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含桉油精、檸檬烯等成分,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進鼻竇引流。服藥期間需配合鼻腔沖洗,增強黏液排出效果。可能出現輕微胃腸道反應,建議餐后服用。
三、解熱鎮痛藥
布洛芬可緩解鼻竇炎伴隨的頭痛、發熱癥狀,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胃腸道潰瘍患者慎用,避免與其它非甾體抗炎藥聯用。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有無黑便等出血傾向。
四、鼻用糖皮質激素
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能減輕鼻腔黏膜水腫,改善通氣功能。需規律使用才能顯效,常見不良反應為鼻腔干燥。長期使用可能增加鼻出血風險,兒童患者應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
五、減充血劑
鹽酸偽麻黃堿可收縮鼻黏膜血管,快速緩解鼻塞癥狀。連續使用不宜超過7天,避免反跳性充血。高血壓、青光眼患者禁用,服藥期間可能出現心悸、失眠等副作用。
急性鼻竇炎患者應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飲用溫水超過2000毫升有助于稀釋分泌物。使用生理鹽水鼻腔沖洗每日2-3次,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避免用力擤鼻導致病原體擴散,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視力改變、劇烈頭痛需及時復診。飲食宜清淡,限制乳制品攝入以減少黏液分泌,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