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胞病毒感染可通過利巴韋林、帕利珠單抗、干擾素等藥物治療,通常由呼吸道飛沫傳播、免疫力低下、早產兒高危因素、慢性基礎疾病、院內交叉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藥物:
利巴韋林是廣譜抗病毒藥物,通過抑制病毒RNA合成發揮作用,適用于中重度患兒霧化吸入治療。帕利珠單抗作為單克隆抗體,能特異性阻斷病毒融合蛋白,需每月肌注預防高危嬰幼兒感染。干擾素α-2b通過激活宿主細胞抗病毒機制,常用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靜脈滴注。
2、免疫調節劑:
靜脈用免疫球蛋白適用于重癥患者,含中和抗體可快速提升免疫力。胸腺肽可促進T細胞分化成熟,改善反復感染患兒的細胞免疫功能。轉移因子口服溶液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輔助縮短病程。
3、對癥治療藥物:
布洛芬混懸液用于退熱鎮痛,可緩解患兒煩躁不適。氨溴索口服液稀釋痰液,改善呼吸道分泌物淤積。沙丁胺醇霧化溶液解除支氣管痙攣,適用于喘息明顯者。
4、高危人群用藥: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需聯用強心藥物地高辛。早產兒應預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需持續服用更昔洛韋預防合并巨細胞病毒感染。
5、輔助治療措施:
霧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黏蛋白。鼻腔沖洗減少病毒載量。腸內營養粉劑維持重癥患兒基礎營養需求。
治療期間需保持室內濕度50%-60%,每日分6-8次少量喂食母乳或配方奶,監測血氧飽和度。恢復期可進行被動關節活動訓練,逐步增加蘋果泥、南瓜粥等低敏輔食。接觸患兒前后需用含氯消毒劑洗手,患病期間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