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增厚是妊娠期常見的超聲檢查發現,多數情況下屬于生理性變化,但需警惕病理性因素。胎盤厚度正常范圍為20-40毫米,超過50毫米需重點關注。
胎盤增厚可能與母體貧血、妊娠期糖尿病等生理性因素有關。母體貧血時胎盤代償性增生以增加供氧,表現為胎盤體積增大伴血紅蛋白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導致胎盤血管增生,超聲顯示胎盤增厚且常伴羊水過多。這類情況需通過改善飲食、控制血糖等生活方式干預。
病理性增厚需考慮胎盤早剝、絨毛膜血管瘤等疾病。胎盤早剝患者可能出現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超聲顯示胎盤與子宮壁間存在血腫。絨毛膜血管瘤表現為胎盤局部增厚伴血流信號豐富,可能影響胎兒營養供應。這兩種情況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必要時提前終止妊娠。
日常監測建議每2-4周復查超聲,重點觀察胎盤血流、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出現胎動異常、陰道流血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保持適度活動但避免劇烈運動,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鐵元素。
胎盤增厚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或母體高血壓時,建議轉診至高危妊娠門診。少數病例可能需提前分娩,分娩方式根據胎盤位置及胎兒狀況決定。定期產檢和胎心監護是保障妊娠安全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