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磨牙可能由精神壓力、牙齒咬合異常、睡眠障礙、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磨牙癥主要表現為睡眠中無意識的牙齒摩擦或緊咬,長期可能導致牙齒磨損、顳下頜關節紊亂等并發癥。
1、精神壓力
長期焦慮、緊張等心理因素可能誘發磨牙。情緒波動會激活大腦的應激反應,導致咀嚼肌不自主收縮。建議通過心理咨詢、正念訓練等方式緩解壓力,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抗焦慮藥物如帕羅西汀、艾司西酞普蘭等。
2、牙齒咬合異常
牙齒排列不齊或缺失牙可能導致咬合關系紊亂,引發代償性磨牙。臨床常見于齲齒、牙齒過度磨損或不良修復體患者。需通過正畸治療、咬合板或修復缺失牙改善,常用輔助藥物包括肌肉松弛劑如鹽酸替扎尼定。
3、睡眠障礙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可能伴隨磨牙癥狀。缺氧狀態會刺激神經系統異常興奮,需通過多導睡眠監測確診。治療原發病可緩解磨牙,如持續正壓通氣治療,必要時聯合使用鎮靜類藥物右佐匹克隆。
4、神經系統疾病
帕金森病、腦卒中等可能影響運動神經調控導致磨牙。這類患者常伴有其他錐體外系癥狀,需神經科專科診治。治療基礎疾病為主,可輔助使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控制癥狀。
5、藥物副作用
部分抗抑郁藥如氟西汀、中樞興奮劑如哌甲酯可能引起磨牙不良反應。藥物通過影響神經遞質平衡導致肌肉張力異常。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必要時聯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勞拉西泮緩解癥狀。
建議磨牙患者避免睡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使用定制咬合墊保護牙齒,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咬合評估。白天有意識保持上下牙分離狀態,減少肌肉緊張。若伴隨頭痛或頜面部疼痛,可嘗試熱敷和輕柔按摩。長期未緩解者需排查全身性疾病,綜合治療原發病因與局部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