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化療可通過卡培他濱、奧沙利鉑、伊立替康等藥物聯合治療,晚期患者可考慮靶向藥物貝伐珠單抗或西妥昔單抗。化療方案需根據腫瘤分期、基因檢測結果個體化制定。
1、氟尿嘧啶類:
卡培他濱作為口服化療藥,通過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擾DNA復制。常見手足綜合征需加強皮膚保濕,聯合亞葉酸鈣可增強療效。治療期間需監測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應。
2、鉑類藥物:
奧沙利鉑通過形成DNA加合物阻斷腫瘤增殖,典型神經毒性表現為冷敏感肢體麻木。用藥前需預防止吐,避免接觸金屬物品。與5-FU聯用構成FOLFOX標準方案。
3、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伊立替康抑制拓撲異構酶Ⅰ導致DNA斷裂,易引發遲發性腹瀉需備洛哌丁胺。CPT-11代謝產物SN-38經UGT1A1酶分解,基因檢測可預判毒性風險。
4、血管靶向治療:
貝伐珠單抗阻斷VEGF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可能誘發高血壓和蛋白尿。需聯合化療使用,用藥前評估血栓風險。腸穿孔患者禁用該生物制劑。
5、EGFR抑制劑:
西妥昔單抗針對RAS野生型患者,痤瘡樣皮疹需早期干預。KRAS突變檢測為用藥前提,輸注反應常見于首次給藥。與放療聯用可能增強黏膜炎。
化療期間建議高蛋白飲食如魚肉蛋奶,配合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適度有氧運動改善治療耐受性,血小板低下時避免劇烈活動。定期監測CEA及影像學評估療效,心理支持有助于緩解治療焦慮。出現持續發熱或嚴重黏膜炎需及時就醫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