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后可以清洗外陰。保持外陰清潔有助于預防感染,但需注意使用溫水輕柔沖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
流產后子宮內膜存在創面,生殖系統處于恢復期,此時免疫力相對較低。清洗外陰時建議選擇淋浴方式,水溫控制在38℃左右,用手輕輕拂洗即可。清洗頻率以每日1-2次為宜,過度清洗可能破壞外陰皮膚屏障。清洗后需用干凈毛巾蘸干水分,保持局部干燥。若使用衛生巾需及時更換,建議每2-3小時更換一次。
清洗過程中需觀察分泌物性狀,正常惡露為暗紅色,逐漸轉為淡紅色、白色。若出現膿性分泌物、異常臭味或外陰紅腫熱痛,需警惕感染可能。流產后兩周內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以免逆行感染。日常應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穿著過緊衣物。
飲食方面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瘦肉、豆制品等,促進組織修復。適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新鮮果蔬,增強抵抗力。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減少子宮刺激??蛇M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但需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保持規律作息,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若出現發熱、持續腹痛或出血量突然增多,應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