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軟疣由傳染性軟疣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過直接皮膚接觸、共用物品或性接觸傳播。該病毒屬于痘病毒科,感染后會在皮膚表層形成特征性蠟樣光澤的丘疹。
傳染性軟疣的感染途徑主要有皮膚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和自體接種三種方式。皮膚直接接觸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與感染者密切皮膚接觸可能導致病毒傳播,常見于兒童之間的玩耍或成人性接觸。間接接觸通過共用毛巾、衣物、玩具等物品傳播,病毒可在潮濕環境中存活數小時。自體接種指患者通過抓撓將病毒從原發部位擴散至其他皮膚區域。
易感人群包括兒童、免疫功能低下者和性活躍成人。兒童因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且經常集體活動,感染風險較高。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術后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感染且癥狀較重。性活躍成人可通過性接觸感染,皮損多發生于生殖器區域。
典型臨床表現為直徑2-5毫米的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呈蠟樣光澤,中央有臍凹,擠壓可排出乳白色軟疣小體。皮損通常無自覺癥狀,少數伴有輕度瘙癢。好發部位包括面部、軀干、四肢屈側和生殖器區域。
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療和外用藥物。物理治療有冷凍治療、刮除術和電灼術,能直接清除皮損。外用藥物可選咪喹莫特乳膏、斑蝥素溶液等,具有抗病毒和腐蝕作用。免疫功能正常者皮損多在6-12個月內自行消退,但可能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或瘢痕。
預防措施應注重個人衛生管理,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不共用個人物品。患者應避免抓撓皮損,防止病毒擴散。公共場所如游泳池、健身房需做好消毒工作。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現廣泛皮損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