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內營養乳劑需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口服或管飼方式使用,具體方法需結合患者營養需求、胃腸功能及疾病狀態調整。腸內營養乳劑的使用涉及適應癥確認、劑量計算、輸注方式選擇、速度控制和并發癥監測等關鍵環節。
1、適應癥確認
腸內營養乳劑適用于存在經口進食障礙但胃腸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如吞咽困難、意識障礙、頭頸部腫瘤術后等。需排除完全性腸梗阻、嚴重消化道出血等禁忌癥。醫生會評估患者BMI、血清蛋白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2、劑量計算
每日總熱量需根據患者體重、活動量及疾病消耗計算,通常為25-30千卡/公斤體重。蛋白質需求按1.2-2克/公斤體重給予,糖尿病患者需選擇低糖配方。初始劑量應從全量的三分之一開始,3-5天內逐漸增至目標量。
3、輸注方式
口服者建議分6-8次少量飲用,管飼可采用間歇重力滴注或持續泵入。胃造瘺患者宜采用頭高位30度體位輸注,空腸造瘺需嚴格控制速度。輸注管路每4小時用溫水沖洗,避免堵塞。
4、速度控制
胃內輸注初始速度為20-50毫升/小時,耐受后每日遞增20毫升。空腸喂養應從15-30毫升/小時開始。出現腹脹、腹瀉時需減速或暫停,重新開始時降至原速度的50%。
5、并發癥監測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腹瀉、嘔吐、胃潴留,需記錄24小時出入量及排便情況。高血糖患者需監測指尖血糖,電解質紊亂者定期檢測血生化。出現持續腹痛、嘔血需立即停止并就醫。
使用期間需保持口腔清潔,管飼患者每日進行口腔護理。輸注前后用溫水沖洗管道,避免營養劑殘留滋生細菌。定期評估營養狀況,配合康復鍛煉促進營養吸收。儲存時注意避光防潮,開封后冷藏并于24小時內使用完畢。出現不適應及時聯系醫護人員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