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縮是子宮肌肉規律性收縮引起的疼痛或緊繃感,主要表現為下腹部陣發性緊縮、腰骶部酸脹或壓力感,可能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多或見紅。宮縮可分為假性宮縮和真性宮縮,前者不規則且無痛,后者規律且強度逐漸增加。
1. 假性宮縮
假性宮縮又稱布拉克斯頓-希克斯宮縮,通常出現在妊娠中晚期。表現為腹部偶爾發緊或輕微不適,持續時間短且不規律,休息或改變體位后可緩解。這種宮縮不會導致宮頸擴張,屬于子宮為分娩做的適應性練習。孕婦可能感到下腹短暫發硬,但無進行性疼痛,通常無須特殊處理。
2. 真性臨產宮縮
真性宮縮具有規律性,初期間隔約20-30分鐘,逐漸縮短至5-6分鐘一次。疼痛從腰部向腹前側放射,強度持續增強,持續時間從30秒逐漸延長至60秒以上。伴隨宮頸管消失和宮口擴張,可能破水或見紅。典型表現為疼痛無法通過休息緩解,且伴隨排便感或胎頭下降感。
3. 早產宮縮
妊娠28-37周出現的規律宮縮需警惕早產,表現為每小時超過4次收縮,或伴隨陰道流血、腰骶部持續性壓迫感。此類宮縮可能由感染、胎膜早破或子宮過度擴張引發,需立即就醫抑制宮縮。孕婦可能感到下腹墜痛與平時胎動不同,且持續時間逐漸延長。
4. 異常宮縮
強直性宮縮表現為子宮持續收縮不緩解,可能導致胎盤早剝或胎兒窘迫。產婦感到腹部持續劇痛無間歇,胎動異常減少。不協調宮縮則表現為宮縮力弱且頻率紊亂,常見于頭盆不稱或產婦過度緊張,需通過胎心監護和陰道檢查鑒別。
5. 產后宮縮
分娩后2-3天出現的宮縮痛稱為產后痛,哺乳時加重。這是子宮復舊的自然過程,表現為間歇性下腹絞痛,伴隨惡露排出。經產婦疼痛更明顯,因多次妊娠使子宮肌纖維彈性降低。可通過熱敷或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緩解。
建議孕婦從孕28周起學習記錄宮縮頻率,使用手機應用輔助計時。真性宮縮初期可嘗試散步或溫水淋浴緩解,但破水后需平臥就醫。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時間站立,穿著托腹帶減輕腹部壓力。若宮縮伴隨出血、發熱或胎動減少,應立即急診處理。孕期適當練習拉瑪澤呼吸法有助于分娩時宮縮疼痛管理,保持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可降低異常宮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