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扁桃體可能帶來短期術后不適和極少數長期影響,但多數情況下對免疫功能無明顯損害。主要風險包括術后出血、感染、吞咽疼痛、味覺改變及罕見免疫調節變化。
1、術后出血
扁桃體切除術后24小時內可能發生原發性出血,與手術創面滲血有關。術后5-7天還可能因偽膜脫落出現繼發性出血。出血量較大時需及時就醫處理,必要時需電凝止血或縫合。兒童患者更需家長密切觀察口腔分泌物顏色。
2、局部感染
手術創面暴露于口腔環境可能引發鏈球菌等病原體感染,表現為發熱、創面膿性分泌物。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可降低風險。術后需加強口腔護理,使用生理鹽水漱口有助于減少細菌定植。
3、吞咽障礙
術后1-2周內因咽部水腫和神經敏感會出現明顯吞咽疼痛,嚴重時可影響進食。冷流質飲食如冰酸奶能緩解癥狀,必要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鎮痛藥物。長期吞咽困難罕見,多與瘢痕形成有關。
4、味覺異常
約15%患者術后出現短暫味覺減退,與舌咽神經分支損傷有關。多數在3個月內自行恢復,極少數可能持續更久。味覺障礙期間建議選擇氣味濃郁的食物刺激食欲。
5、免疫影響
扁桃體作為次級淋巴器官,其切除可能略微降低呼吸道局部免疫應答。但人體其他淋巴組織會代償其功能,總體免疫水平不受顯著影響。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術后感染頻率反而可能降低。
術后應保持軟食2周,避免過硬、過熱食物刺激創面。每日用生理鹽水漱口4-6次,監測體溫變化?;謴推诒苊鈩×疫\動以防出血,兒童患者需家長協助觀察睡眠呼吸狀況。多數患者在3周內完全恢復,長期隨訪顯示生活質量普遍優于術前。若出現持續發熱、大量出血或呼吸困難需立即返院復查。